半个月前被一个刚认识的朋友带到了一个饭局,饭局里有做健康检查的,有大企业里的人力,还有一位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的。
其间,我随口问了一下房产开发公司的朋友,说如何看待惠州房价?这位朋友很坚定地和我说他认为投资房子是最保值的,是认认真真把房子做为投资品的时候,因为这时他对比的是银行利息,以前可投资项目时,似乎房子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但他还有一个论调,是他们现在和政府拿地,一平米就要5000元,然后算上建筑成本,一平米是要卖一万多,才是可以做的生意,如果一万多是成本的话,开发商是不可能低于成本价销售的,于是房价是肯定不会降(注:现在的房价就是一万多),只会更高。
撇开惠州在大湾区这个特殊地理位置外去分析这里的地值不值钱(类似于中心位置的稀缺性,房价不大可能降)而认可惠州房价不大可能跌。这位房地产开发朋友的后面基于成本去判断房价应有的价格论调我是不大认可的,在饭局上,初于感谢分享和尊重我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
决定房子的价格不是成本,而是供需,如果评价房价的涨跌最好用稀缺性还有分析外来人员未来涌入的多少去决定。房地产就是企业,一个企业不能认为自己成本是多少,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能卖多少。否则就不会有创业风险一说了。决定能不能卖的,不过是市场,所以任何创业之前,市场分析是至关重要,如果市场分析没对,大神也求不了。比如说我现在在做酒,假设我的酒成本一瓶是100元,正常我肯定是要卖得比成本高,例如150元。但是假如没有人愿意花150元买我的酒,但基于现金流的问题,我会一直降,甚至低过100元也不出奇,这样也代表这盘生意很快会没得做了。
回到消费者身上来说,到底要不要买房?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事物的判断也是不一样的。这里只是想延伸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近几年通货膨胀厉害,普通居民的工资上涨数比不过物价的上涨。那央妈这些年释放的货币通胀都去了哪里呢?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几年赚得多的都是互联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
为什么是互联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呢?其实互联网企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代表的是科技力量发展的未来,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例如,线上购物比线下购物的一些便利。正是因为其优秀,所以被人们使用。那么使用互联网的每个人都是互联网发展的市场,市场如此的巨大。如果你所在行业没有伸手入互联网的话,也就是说没有吃到这波红利。当然,如果所有人都不用互联网的话,钱也流入不到互联网企业。那么最好的办法,的确就是从事互联网行业,各种小程序开发,网站开发,前端程序员,后端架构师,都是高收入的群体。
为什么是房地产企业呢?其实在我看来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的巨大需求,农民的确是中国最伟大的群体,没有之一。第二是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原因我就不说了,很多丈母娘的要求大家都懂。第三则是中国资产管理投资标的局限性。房地产收割的红利在我看来很有局限性,如果大家都不买房的话,红利是跑不到房地产的。而大家是不可能不使用互联网的。因为这代表着未来,代表着的是先进的生产力。想从事房地产开发收割这波红利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亿,资本的门槛非常地高,再说,别人万达都在放弃部分地产资源要转型,拥抱互联网。
下一波红利在哪里?有什么更先进的生产工具?答案也是大家都知晓的——区块链。波场的孙宇晨说了一句话,“除了区块链的机会,区块链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属于年轻人的机会”。这个非凡校友的哲学认知和历史认知我是很钦佩的,当然这个机会需要的是区块链知识和编程知识。有些真理在这个同时存在几代人的世纪中,实践的特别明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生产工具提升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所以是平均主义生产关系;青铜器时代出现奴隶社会,奴隶主私有制生产关系;铁器时代有了封建地主所有制关系;而机器时代发展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未来的信息时代,应该也有对应的制度型态。
当我们使用红利(而不是利润等词汇)时,一般是指新的增长点,新的创造价值的来源。价值要么是创造的,要么是流通中产生的,而住房正在失去这两项特征。我觉得,未来几年红利会产生在哪里,这个不好说,但要问利益最终会流向哪里,那么其中之一必然会有住房。
和商业地产不同,商业地产的价格上升就像是百度排名竞价,赶走利润低的市场参与者。可是,o2o业务从网上卖东西开始,给各种行业的人一个低一些的门槛,买不起门面的市场参与者也可以开展业务。
而住房就不同了。没有店铺在网上卖,可以把货放在仓库或工厂里。但人的居住需求只能通过住房来解决。住房和人联系起来,决定了人对周边方方面面的需求。同时,房子和人的“绑定”,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个人在二线城市买了房,就很可能不会再去一线城市,即使他的能力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创造更多价值。有一天住在城里的我们老了,需要靠退休金养老保险生活时,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到城里租我们的房子,或者坐一小时的车从房价便宜的地段来这里。
我觉得,楼主后半段转移到哪些行业更有生产力,似乎包含着一种假设,即加入更有生产力的行业可以抵御房地产需求对人的影响(如果理解有误的话还请指出,抱歉)。如刚才所述,他们只不过是创造更多价值流向房地产而已。楼主最后说的新的形态,可能是改变现有形态的各种问题的办法。
我认为,就像o2o减少了商户对商业地产的需求一样,还要有新的模式来解除人们对生活区位的要求。如果我在三线小城市,吃一碗八块钱的酸辣粉的地方,一样能为一线企业工作,能获得更好的医疗,子女也有大城市一样的教育,那么我一样可以生活,不用去大城市摇号抢新开的楼盘。城市的发展将不再借助区位优势由一个新区带动周边,而是齐头并进的发展。这个设想的生活模式,资源在空间上是分散的,但本质上连成一体。这就包含了客运物流,医疗、教育的发展,以及远程协作,工作外包等生产模式的变化。不知这样的设想未来是否会实现。
老朋友好,又更新了啊。买房很多时候是为了保值,100万放那里可能过几年年购买力就下降了几成,没办法啊。如果100万能有更好的投资、使用途径,也不至于买房。
分析的很到位,房价背后的支撑是央妈,央妈是国家的不可能让她关门..在哪个城市打拼一般都会买,除非想好了回老家就可以回家建。好几年不见,老乡
又更新了,加油
还在啊,小才女多久没来这博客了
政府调控,投资房产风险变大了。
所有无法进行实名认证的,去中心化无法监管的,在国内都活不久。区块链也一样。
我在北京也买了一套1000多万的房子。。。
记得之前听过一句话,房市,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房子肯定要买,并且要早买,还不能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