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文章是因为我发现二维码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被应用开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如果你不知道二维码是什么,那么看看我博客的侧边栏,那些黑白图案(现在给我改成彩色的了,美翻了!)就叫二维码(QR code)。
先看一下整理的简介:
历史:
1994年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因为发明者希望QR码可以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
作用:
储存汉字及图像等多种信息,且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
种类:
堆叠式
矩阵式

特点:
QR码有容错能力,QR码图形如果有破损,仍然可以被机器读取内容,最高可以到7%~30%面积破损仍可被读取。所以 QR 码可以被广泛使用在运输外箱上。
应用:(最吸引人了)
1、自动化文字传输:通常应用在文字的传输,利用快速方便的模式,让人可以轻松输入如地址、电话号码、行事历等,进行名片、进程数据等的快速交换。
2、数字内容下载:通常应用在电信公司游戏及影音的下载,在帐单中打印相关的QR码信息供消费者下载,消费者通过QR码的解码,就能轻易连接到下载的网页,下载需要的数字内容。
3、网址快速链接:以提供用户进行网址快速链接、电话快速调用等。
4、身分鉴别与商务交易:许多公司现在正在推行QR码防伪机制,利用商品提供的QR码链接至交易网站,付款完成后系统发回QR码当成购买身分鉴别,应用于购买票券、贩卖机等。在消费者端,也开始有企业提供了商品品牌确认的服务,通过QR码链接至统一验证中心,去核对商品数据是否正确,并提供生产履历供消费者查询,消费者能够更明白商品的信息,除了能够杜绝仿冒品,对消费者的购物更是多了一层保护。
使用:
利用30万像素以上的照相手机,搭配手机内的QR码解码软件,对着QR码一照,解码软件会自动解读此信息,显示于手机屏幕上面。有些人为未来所有有镜头的科技产品,都会被导入此QR码的机制。
资源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QR%E7%A2%BC#.E8.AE.80.E5.8F.96.E6.96.B9.E5.BC.8F
http://www.qrcode.com/en/index.html
我对二维码的看法:
很久以前我用了一个叫 Anyshare 的插件,里面有二维码,存着的信息是当前页面的网址。但当时我对这个东西很无知,它没被普及开来,也觉得没有人会用,就把它改成了Google Plus的logo,现在google plus还没被解禁,我却深深地意识好二维码是个好东西,它是联系物联网的桥梁,而且会是最先应被普及开来,实现物联大网的基础。
你现在可以用手机上的APP,扫我网站的二维码,然后非常快的速度,所有存着的信息都会展开来,你可以轻轻再点一下添加联系人就OK了。当然,没有什么事的话,就不必联系我啦,只是让你测试一下,感受一下这东西有多方便。
要是你收到一张名片还要一个个地输入姓名,电话,EMAIL,地址等信息,这就弱爆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嫌烦,只输入姓名和电话,现在只要轻轻一扫,所有的都好了。
这是对于我们最简单的应用,生活中很多商家已经使用二维码来代替传统票据,例如电子折扣券,二维码电影票之类的,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让我们再幻想一下这东西还能怎么用,假如一个很害羞的人想表白,但又不好意思说得直白,那么就可以用做封二维码情信。
假如未来我们家里的门能用二维码开门,那么你开Party时,你就可以在邀请客人时同时为他们做一张二维码门票。
在未来我们家里的电饭煲和空调也都能接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二维码对各种参数做好一份setting,包括煮饭的软硬度,水量的多少或空调的温度和风速发给这些家具,这么等我们回到家了,就有想吃的饭和清凉的空调。
关于我博客的二维码
其实左上角二维码里的信息,在博客的关于页面也能找到,但还是要加上去,因为这东西很新鲜,也很方便。
至于右下侧的四个二维码,是半年前我注册的公众微信帐号。明明一条公众微信都没发过,但居然每个帐号都有几十号粉丝,多则上百个。更好玩的是,有人发微信让我快点发点东西看看,所以,算是自娱,有空就发公众微信。注册到现在其间我都有收集素材的,有两个微信号的素材都够我能发一年了(注:公众微信号一天只能发一条信息)。
尽管如此,也还不能保证我会按时发微信,当然,也不要幻想我会发什么语音信息,因为我的普通话很普通,如果你能听到一些语音,真未必是我的声音····你要有兴趣就关注吧,你要是受不了,那就取消吧,就这样。
最后,不妨给自己做一个二维码,把它存到你的QQ表情印到名片什么的,下次有人要你联系方式什么的,你就发个图片去(注:比较好的二维码图是43PX的倍数),多省事!
在线制作二维码:http://www.2weima.com/index.php/
我名片上就有这个。
可能很多人的都有了吧,呵呵。
对了,在你博客的留言全被拦了。
好新潮。哪有很多人名片有这个啊。这普及得也太快了吧。还有左上用我查查扫描不出来。
不会啊,我都扫出来了,用的也是我查查。
在你博客留言,一直都是要登陆,不是一般地麻烦。
现在二维码相当普遍了。。。应用也相当方便
算是普遍了,相当就说不上吧····大家还没习惯呢。
我又 out 了。。
Google Puls…Google Puls…Google Puls…
你的输入法有问题,键盘也有问题…
然后右边放上四个那么大的二维码真是丑瞎了…
好了,我改好了。
你就不给我英文不及格,拼错啊。
我知道那个很丑,但不知要怎么放了。
我把那东西放到最下面去了··哈
额,竟然是这个,在10年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关于二维码的文章,哈哈 [洋葱头22]
你太潮了!!居然在十年前就写过了···比不上你啊···
10 年是 3 年前,不是 10 年钱,这眼神。。。
[兔16] [兔16] [兔16] 10年···每一反应就是十年前····
我眼神有错乱。 [兔07]
手机像素太差啊了,不好意思扫了~之前的的博客每篇文章上也弄了个二维码,一扫就打开了….
看到你博客弄的二维码就扫了一下 确实很方便 一向没怎么注意微信的使用 现在看来比微博还要好
微信和微博的功能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不过自从有了微信·····我打字更懒了··· [兔11]
这东西现在虽然常见,但是还是不习惯用。
多了就习惯了!
二维码确实方便了不少
是的。
测试评论功能
我回复了…. [兔23]
呃····呃···
你好搞笑啊··· 哈哈
不是的啦~~刚好被我看到了… [兔13]
这个测试就只是在你回复前几秒发的···我正准备删时就看到你的回复·
现在不删了,留着玩一玩。
马化腾说传统互联网的入口是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二维码。现在他把微信打造成一个app store 并与二维码来维系线上与线下,真有做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势头。 [洋葱头08]
呵呵,嗯,微信对二维码的发展推动相当大,至少我也是从那儿觉悟起来的。
你侧栏的二维码扫了没反应啊
因为我正在修改,之前那个信息量太大了,很多设备扫不出来,换了个简单的,大家硬件还跟不上。
一个名片的二维码几乎只能录三样,名字,邮件和电话,但我的没有电话,换成了QQ,二维码的发展还有一段路,但估计会走得很快。
现在把侧边栏和底下的都改好了,瞬间好看了不少!哈哈 [洋葱头22]
好久没来啦。看小白好像恢复了以前的生活,平静了一些。加油!
日本的话,交换手机信息很流行使用二维码,起码学生当中吧,不用一个个输入,特别是邮箱地址,有些默认的地址很长无规则。所以当时大家为了小组活动方便,就互相刷了二维码留了联系方式。
是的,恢复了之前的生活,不仅化为是平静了,也是我疏于记录的结果。
嗯,我就猜到在日本应该是很普及的了。
[兔13] 哎呦,我怎么用都觉得不习惯.看来我已经成为古董咯.科技在发展,我却被科技大马车哄下来了.原因是没买票!可笑啊.
我也常觉得自己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