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察到青海湖的路上,我们还去了海北自治州的金银滩。我们国家的第一个核武器开发基地,导游说这是一个爱国教育基地。金银滩出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原子弹,二是王洛宾曾在金银滩邂逅一位美丽的姑娘,山野佐玛,然后写下了句句含情的著名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没参观之前,我对原子弹的了解仅限于初中书本里写过的那一句话,“我国原子弹在XX年爆破成功,说明我国XXXX”(真对不起老师,连关键字我都给忘了)。对了,还有就是我国也参加过六方会谈,签署了关于限制核使用的文件。
核研究是军事机密,一般女孩子对军事都不感兴趣,我对最新型武器设备,手枪类型,战舰型号之类的也都不感兴趣。但关于军事系统,作战机制,军事基地结构等一些宏观的知识却有着天然的好奇,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它神秘。
我们一共参观了两个地儿,二二一地下指挥中心和原子城博物馆,这些展覧正走在逐步开放的路上。它们很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让我对原子弹研发这一事件也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也有了很多的思考。
以下,图覧二二一地下指挥中心,其实是不允许照相的,但管得很松,我见有好几个人在照相,于是也就跟着去照了。按中国的常理,能几十年后慢慢公开出来的东西,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机密了。
整个地下室的顶上有一米八的水泥钢筋,还有80毫米的铅层,防水,防裂,防辐射。
这个门重达3吨,用铅(如果没记错)浇铸而成,关上门连毒气都无法透进去。
空气交换机。
科学家的研究室,牛逼的是在桌子底下有秘密通道,方便科学家们逃生。
我还看到一个有趣的东西,是当时的中国地图,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的吧,里面的台湾并没有算在中国内的,因为中国的省都是有彩色的,唯有台湾和外国一样是白色的。当时国力薄弱自然也不好意思称主子,遗憾地图没有照下来。
那里还有加密机。给通讯信息加密。
这里的很多配件和设备都是当时从外国高价买进的,例如不锈钢,例如通讯机。
让人惊奇的是指挥室里大多东西都保存得非常好,除通讯设备外,其它的设备都是还能正常运转的!于是,又很好奇现在的核研发基地是在哪里?我们这种普通人是无法得知的,也许那些研究Google Earth 的人才能看出点猫腻来吧。
看了二二一地下指挥中心,只有感慨军事的严谨,高科技,宏大和神秘。这样的感慨在我参观珠海航展时就有过了。一直都知道中国的军事力量是很强大的,这仅是五六十年代的军事研发基地的一角,如果是现代的核研发基地或军事基地呢,又是何等地让人惊叹。
之后我们参观的是博物馆,博物馆占地有9000平米,很大很漂亮,是免费参观的,但这依然不允许照相。博物馆主要介绍中国核技术的发展史,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一些中国核发展过程的设备和文件。
强调一下,原子弹是在1964年成功,氢弹则是在1967年成功。当提到铀矿物质的探测时我也很好奇中国的铀会在哪里呢?
讲解员非常地牛,不仅一切倒背如流,在讲述所有的东西时都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也难免被这些情绪所感染,的确要感谢我们的党和祖国的领导,我们才得以富强。但更要感谢的是我们的人民,工人和科学家们。他们才是让我们变得强大的真正主体。
在核发展的初期,当选中青海的金银滩为基地时,工人和科学家们都要在极端恶劣的情况搞基建工程,那时技术落后,那里人烟荒芜,还面临着饥荒。在基础设施建好了后,大批留洋的博士纷纷回国给于技术支持,例如钱学森。大部分的科学家都得在偏僻的地方长期地隐姓埋名地从事开发工作。在研发初期,中国大量的制造工作都要工人们手工完成,居然用三层口罩代替防毒面罩,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后面都得了眼病和肝病。这一切真的都很伟大,很强大,很让人感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而且如果是在可选择的自愿。正如讲解员说了一句话,他们给祖国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讲解员激情高昂地讲解着这一切,刚听那一会时也同样激动感动,但后面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太傲了。用一句话来说,太压抑或忽略人性了。在讲到工人们要去搞基建时,记录片和讲解员都在强调没有人会逃回家,强调为祖国做贡献作牺牲是荣耀。我是不大相信没有一人想回家,也没有人逃回家的,不逃的话只可能是怕后果更严重。有这些想法和做法很丢脸吗?当时的条件那么很差,人们未必觉得所做的事与自身利益很有关,想逃是正常的。我看不见对人性的尊重。
还有,在制造核弹的时候,人们是否正确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对自己身体的影响?而我们的祖国是否真的在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工人们的健康安全,而并不只应是人民们无私无尽地奉献。在后期大量工人得了眼病和肝病后,我们想看到的更应该多点强调的是我们的政府做了些什么去关怀他们,只字不提就显得太冷漠了。一个让我自豪的民族应该是我看见人民和国家猩猩相惜,而并不是一方驾驭着另一方。
其间,我还听了一个关于保密性的故事,一对北京新婚的夫妻收到上面的文件都要调到二二一基地工作,但他们都互相保密着。之后都用书信来往,书信还都辗转过北京一次。终于在一次庆功宴上他们相遇了,然后热泪盈眶,才知道两人工作的地方不过一墙之隔,住宿的地方不过几百米远。
我总觉得这个故事不太可信,或者觉这样的故事让人听得很不自然。
其实最让我震惊的是“二弹元勋”钱学森的奖金才10元,而且讲解员还讲得很自豪。她解释说其实当时的给的奖金是1万元,因为抱着科研成果人人有功的原则,把钱平分下来,它拿到了最高的10元。我不禁觉得悲壮,讲出来是要让我觉得钱学森伟大,还是我们祖国无能呢。真不要怪哪些不回国的科学家,他们为强壮的国家工作,得到丰厚的物质保障和全方位的人身保护。国家应宁可穷一些也不可亏待他们的啊。
我和小白老师聊天时,他和我说国家领导人接见对他们来说就是至高无尚的奖赏,但我却不认只,那只是在满足了较高的物质生活下的荣耀,就像不能以为领导人看访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就会不穷。为祖国奉献的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我利益的,如果两者无法相等,如何叫人可无私地奉献,那是不厚道的。
不禁感叹只有在比较不关及经济,政治利益的事业上,中国的发展总是可以超前的,例如,航天,潜水,核武器,航空母舰。看到那些科学家的成果,我更加坚信中国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智慧程度并不逊色于犹太,当然,我们还有更长的路去发展,去奋斗。
即使不是军事迷,即使觉得有些内容有些盲目,我依然觉得金银滩的这个爱国基地是个很好的参观地方,可以学习到很多军事知识,可以知道很多之前的军事机密,也可以激起我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觉得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需要自省的。
出来后,我们都领到了一张原子城的明信片,觉得这明信片挺有趣的,之前把该寄的明信片都寄出去了,这张寄给谁好呢?
我从头到位走马观花(请原谅看的不认真啊)大概都需要15分钟了解大概。你写这么一篇,要用3个小时吧。每天一篇。。。真够可以的。
女孩呆在电脑面前太长时间——即使是手机 也会影响脸蛋的。哈
真羡慕你,可以无忧无虑去旅游,不用为生活奔波,不用为家人操心。
被辐射了会不会成为金刚狼?
@不得言
嗯嗯,我也没想过访者都能读完我的文章,关键是自己想记录。
我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车上写的,用我的上网本,大约要一个半小时吧,因为内容都不是为写文章而想出来的,所以也写得比较轻松。 [洋葱头16]
出来旅行用电脑的时间比起平时都短了,至于脸蛋什么的,只能靠额外的护理了·· [洋葱头09]
@乌帮图
的确我比较幸运,不过以后我也要为生活奔波,为家人操心的。
你也不要羡慕我,好好寻找一下你生活里好玩的东东。 [洋葱头16]
原子弹有了,是不是真的能扔到别人领土去,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