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济学

平时甚少在博客里写有关经济学的东西,一来是自己学得不好,二来是学习和写的论文都是全英的,要用中文表达时,却茫然和词穷了。至于一些自己写过的一些学术性的essay,以后就张贴在自己的英文博客好了。

我没有能力像郎咸平一样把经济学讲得像说故事一样,对着一些非专业的人谈货币供给,准备金率,进出口,总觉得有些显摆。事实,学经济学的人,除了学习经济学的知识外,还会学习商业导论,战略管理,商业道德一些全是文字的东西,几乎学过就忘了。扯远了,这文章主要是介绍两本与经济有关的书籍——《货币战争》《金融超限战》。

首先,这两本书不存在任何的专业名词,计算和推论,不需要经济学基础,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读上瘾。

《金融超限战》的作者是郎咸平,它被称是少有的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他的很多理论都得到百姓认可并推崇,他做过一些节目,但有些因为言论过激或是不够和蟹而停播了。但同样,他因宣扬危机论,阴谋论而备受争议,对于这东西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经济学,从来都是分派的,结论最后是否正确不要紧,关键是思考的过程是否有理或是考虑了你没有考虑的地方。

经济学不同于科普知识,不是说什么物质加什么物质变成什么东西,不是基因的组成成分是核酸,不是算重力有条公式。它会讲究立场,大多结论都是逻辑的推理,而且经济学还有很多悖论。所以,每个经济学家都可能因为立场和思考维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主张,不用惊奇于不同的经济学家,观点差异性大。

这本书是大二参加模拟炒股大赛送的,一直放着没有看,直到看到编程随想的博客里关于他的一场演讲稿,对他产生了兴趣,才翻找出这本书来看。书的内容是他演讲主题的延伸。主要介绍中国的经济环境,根据作者的理解,指出现中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国际经济中中国所处地位的威胁。这本书的优点是,写的内容都很符合实际情况,讲的都是民生问题,看起来就不会枯燥,也不会云里来雾里去。缺点是,观点过于悲观,估计看过此书的人也不大敢投资股市和把钱留在中国。

《货币战争》一共有三本,作者是宋鸿兵,它从历史开始介绍世界金融的形成。历史内容很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开始说起,紧紧地把政治和金融扯在了一起,推理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急攻近利的人看起来会比较烦燥。这本书的优点是,非常地创新,非常地宏观,思想非常地多,需要思考的地方也非常多。缺点是,脑子不转是休想把这套书看懂的,观点也过于悲观。估计看懂了这本书,你就会非常明白为什么最近美国会有占领华尔街的活动,而又是为什么那么地强烈。

《货币战争》是一本名书,热书,也是我很多老师推荐我们看的书。它对我的影响也是比较深刻的,早在2009年就写过一篇关于思考它的文章,经济危机、阴谋论、经济学家——困惑。我是个容易受影响的人,只要合理我就会思考,愿意相信。这本书褒贬差异很大,好的说很好,差的说很差。原因是说他写的都是野史,自我观点过强,像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去找资料。个人则认为一本书的自我观点强烈是很自然,无可非议的东西。至于他写的内容是不是野史,或胡编的,其实在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附录,读者是可以通过网络和图书自己查证的,无证据也就不要乱下结论。我也真想有人去查证一下的,方舟子那么疯狂,那么有空,怎么不来查证一下这样一本如此火红的书是否造假,可惜就算他真去查证,他查证的真假性也是值得怀疑,谁能确定他的每一次打假没有受控于一些利益集团。

这两本书的类型都是一样的,写得都比较悲观,主张的都是阴谋论。但读完以后很自然都会重新省视现今的经济环境。一个围绕着中国的经济,一个关注的是全球金融体系形成。

对于大多人数人,大问题岂是我们这些小民所能判断的,问问买股票应该看些什么书是比较实际。对于投资类的书,一定不要买一些《赚到XXX点》《XXX操盘手》《xx看盘大师》,这样的书非常不靠谱,全都是些表面文章。真正要研究股票,就要看一些《公司理财》《货币金融学》《金融衍生品百答》之类的书,从研究每个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入手,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原理和运作。难的是,这些书都相对比较枯燥,就连我也经常看不下去。

在中国,股市是畸形的,背后是有庄家的,上市公司是为了圈钱,加上欧洲次贷危机的影响,投资风险是非常非常高的。而真正的股票投资,是不需要看盘的。高通胀,存款贬值,基金全亏,股票更不用说,半死不活的,房价则居高不下。感觉唯一能投资的东西则是外汇和黄金,外汇投资因是全球市场,无庄家;跌升都影响着进出口,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所以,风险相对小很多。麻烦之处是,需要学会计算如何无风险套利,这个不难,而学过经济的人几乎都能懂,而且还需要经常看盘,因为市场的自我调节,每一次可套利的机会时间会相当地短。当然,关于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我也还在学习中。

最后,真正想多知道一些经济学知识,也并非一定要看那么多这些学科的书。个人认为,平时只要多看报纸的财经版块,多看看网站,和讯bloomberg和杂志《第一财经周刊》《财经》,就很好。能掌握现实的经济状况比看一些浮云类的书都要好。经济可以说得上一样深不可测,风云变幻的东西。

加入对话

16条评论

  1. [洋葱头10] 货币战争有些阴谋论的色彩吧,几年前我在新浪把第一本看了讲的是索罗斯吧。我感觉如果看了这本不过瘾,还要看 宋晓军 和 王小波 还有几个人合写的一本书比较好,忘掉那个是什么名字了,百度应该可以搜得到。我的观察发现,现在的一些人,太关注经济了,无论什么都从经济方面讲。比如郎咸平。都不考虑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事事讲经济,忽略的军事方面的优势或者欠缺。股市之类的大众广为接受的地摊书,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毕竟,许多小股民并不关心国家的大战略,或者关注市场,顶多每天看看手机同花顺的行情。改变一些人的习惯非常艰难,与其说炒股的人看《公司金融》等书,不如说是让准备进入股市的年轻、中年人看看。PS:郎前几天出了本书,看了他的推广视频后感觉非常的莫名其妙。期待博客中出现关于那本书的读书记录。飞过~~

  2. @Quicl
    嗯,书我去搜搜,谢谢推荐。
    你说得很有道理,第一次听到要同时要考虑军事力量,平时我也忽略了,算是提醒我也得多考虑这个问题。
    在股市低迷时期,如果真的只是用大智慧之类的软件看看行情,亏的也只是小股民了。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市场常常有假像,看行情是无法判断的。只是,真的并不是大家都能看得进《公司理财》类的书。

  3. @Quicl
    学术的专注已经注定了郎不能以军事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经济。而所谓的专家可以分为两种,放屁的和不放屁的,对于放屁类型的可以完全无视,而对于不放屁的还有一定学术基础的也不一定就要全面接受。我极端的说,人都是片面的,总是会向着支持自己观点的一面来说。而所谓的军事,个人感觉对外争宠谄媚,对内镇压的一个神奇的国度来说没什么好说的。单说对于叙利亚的态度就有很多可以思考的。我也不认为他们能在世界上左右什么东西。所以我对于敏感词的态度是悲观的。

  4. Pingback: | 牛X死啦
  5. Pingback: 杜小白之家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